江苏圣理工学院-中俄学院举办第三期防诈反诈专题培训班

发布者:马霄发布时间:2025-11-13浏览次数:11

为实现防诈反诈全覆盖,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,11月11日晚,江苏圣理工学院-中俄学院在泉山校区路演大厅举办第三期防诈反诈专题培训班。本次培训特邀徐州南站派出所副所长祁中誉警官主讲,学院相关领导、教职工及学生干部近300人参加。培训通过情景剧演绎、真实案例分享、法律知识普及等形式,全方位解析校园及周边高发诈骗与安全风险。

本次培训采用“情景剧+现场解读”模式,由话剧社同学倾情演绎五大高发安全案件,直观呈现风险隐患。政治保卫案件中,间谍以情侣身份接近实验员窃取国家科研成果,揭露境外渗透的隐蔽套路;艾滋传播与网络造谣案件,警示网恋风险与公开场合言论边界,明确侮辱他人的法律后果;兼职诈骗案件聚焦“高薪日结”诱惑,曝光不法平台骗取身份信息、强迫吸毒等幕后黑手;双情感障碍相关案件与帮信罪科普,详解借卡洗钱、租借电话卡的定罪标准,提醒学生警惕个人信息泄露;酒吧下药与吸毒诱骗案件,还原不法分子利用情感问题诱导吸毒的陷阱,强调食品饮料不离视线的重要性。

每段情景剧结束后,祁警官结合真实案例补充解读:从裸聊诈骗的冷处理技巧,到第三代毒品(K粉、彩虹烟、邮票等)的隐蔽性危害;从艾滋传播的三大途径与阻断药服用常识,到未满十四周岁人群诈骗的特殊情况,干货满满的分享让在场学生直呼“警醒”。培训中,祁警官重点普及了帮信罪相关法律知识,明确四大定罪标准:账户资金总流水超30万、租借电话卡涉案金额超20万、帮助三名以上对象、违法所得或诈骗金额超1万,均将面临有期徒刑或拘役。同时提醒学生,切勿因攀比心被高薪兼职诱惑,拒绝租借银行卡、电话卡,远离网络小型派对等可疑邀约。

培训尾声,学院为与会学生颁发“防诈反诈宣传员”聘书,鼓励学子将所学知识传递给身边人,成为校园安全的“移动宣传员”。学子们纷纷表示,此次培训通过沉浸式体验与实战化解读,既认清了各类安全风险的真面目,也掌握了实用的防范技巧,将主动参与防诈反诈宣传,守护自身与同学的安全。

此次防诈反诈第三期培训班以学生需求为导向,创新形式、贴近实际,有效填补了校园安全知识盲区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防诈反诈专题培训活动,推动防诈反诈全覆盖,为学子营造安全、健康、和谐的校园环境。


(一审:马霄,二审:孙志强,三审:黄海涛)


Copyright © 2017-2024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圣理工学院-中俄学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